產後痔瘡手術的風險與復發率主要可從以下幾點說明:
產後痔瘡手術的風險
- 傳統痔瘡切除術風險較高:傳統手術屬於大範圍切除,可能造成較多出血,術後疼痛時間長(有時超過一個月),且需要住院觀察2至3天,這些因素使得患者較為畏懼接受此類手術。
- 微創手術風險較低:現代微創痔瘡手術(如組織凝集儀手術、冷凝刀治療、雷射根除術等)在產後約三個月痔瘡組織消腫後進行,風險相對較低,恢復期短,且疼痛感較輕微。
- 產後特殊考量:產後會陰部與肛門距離近,容易交互感染,且產道擠壓及會陰傷口可能延緩痔瘡消腫,這些因素都增加手術時的風險與術後不適。
產後痔瘡手術的復發率
- 復發率相當低:無論是微創手術或傳統手術,只要術後能改善生活習慣(如避免辛辣刺激飲食、保持規律排便、充足水分與蔬果攝取),痔瘡復發機率都很低。
- 復發風險因素:若不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或再次懷孕,痔瘡仍有可能復發。
- 術後保養重要:術後配合規律作息及排便習慣,有助降低復發風險。
總結來說,產後痔瘡手術以微創方式為主,風險較傳統手術低,且復發率不高,但術後生活習慣的調整與避免再次懷孕是降低復發的關鍵。建議產後婦女可於育嬰假期間(約產後三個月)與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討論最適合的手術方式與術後照護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