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痔瘡通常會在產後3到6個月內自然改善或痊癒。這是因為產後子宮位置及骨盆腔血液循環會逐漸恢復正常,痔瘡的充血和腫脹狀況也會隨之減輕。大多數產婦在產後6個月內會逐漸改善痔瘡症狀,但少部分人可能會持續有不適,需要進一步治療。

若痔瘡疼痛嚴重或影響生活品質,臨床上也可在自然產後3-5天(會陰稍退腫時)或剖腹產後14天(不影響傷口癒合時)接受痔瘡手術,且即使在哺乳期間也能安全接受治療。若症狀持續超過3個月,醫師可能會建議透過微創手術等方式積極治療。

簡言之:

時間點 痔瘡狀況與建議
產後3-6個月內 大部分痔瘡自然改善,症狀減輕
產後3-5天(自然產) 可考慮手術治療(若疼痛嚴重)
產後14天(剖腹產) 可考慮手術治療(傷口癒合後)
超過3個月 若症狀持續,建議就醫評估並考慮手術治療

此外,產後避免便秘、保持良好排便習慣,有助於減輕痔瘡症狀及促進痊癒。

總結來說,產後痔瘡多數會在半年內自然痊癒,但若症狀嚴重或持續不退,應及早尋求醫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