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噎食風險主要來自以下幾點:

  • 嬰幼兒口腔及吞嚥能力尚未發育完全,無法有效控制口中食物,也無法將食物咀嚼成足夠小的碎塊。
  • 氣管較窄,異物容易卡住造成呼吸困難。
  • 嬰幼兒喜歡將細小物品放入口中探索,增加誤吞異物的風險。
  • 若嬰兒有影響咀嚼或吞嚥的疾病,噎食風險更高。

常見易導致噎食的食物包括:

  • 堅果類(花生、核桃、瓜子等)
  • 硬糖、軟糖
  • 果凍
  • 小顆水果(葡萄、荔枝、龍眼等,需去籽切小塊)

預防措施包括:

  • 避免給嬰幼兒食用上述易噎食的食物。
  • 餵食時應讓嬰兒坐直,並全程監督,避免邊玩邊吃。
  • 選擇適合嬰幼兒年齡的食物,切成小塊,避免過硬或過大塊的食物。
  • 避免讓嬰幼兒接觸小物品,防止誤吞。
  • 教育照顧者及家長了解噎食風險及急救方法。

急救方法

  • 發現嬰兒噎住時,切勿用手直接掏異物,以免推得更深。
  • 可施行哈姆立克急救法(嬰幼兒版本),幫助將異物咳出。
  • 若嬰兒出現無法咳嗽、說話或哭聲消失等窒息症狀,應立即就醫。

總結來說,嬰兒噎食風險高,需從飲食選擇、餵食方式及環境安全多方面預防,並掌握正確急救知識以保障嬰幼兒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