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吸吮奶嘴對嬰幼兒齒顎發育有明顯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牙齒排列異常:長時間吸吮奶嘴會對牙齒和下巴施加壓力,導致門牙突出(俗稱「暴牙」)、開咬(上下門牙無法正常咬合)和反咬(下牙咬合在上牙外面)等咬合問題。

  • 顎骨變形:吸吮奶嘴時,舌頭會往門牙前端推擠並上頂顎骨,長期下來容易造成上顎骨外凸,進而影響齒顎的正常發育。

  • 骨骼發育影響:若嬰幼兒在1至2歲時吸吮奶嘴造成的顎骨變形,戒斷後通常可逐漸恢復;但若持續至4、5歲以上,則可能導致骨骼永久性變形,未來需要進行牙齒矯正的機會大幅增加。

  • 其他影響:因為咬合不正,可能造成嘴巴和嘴唇難以閉合,進而影響言語發展,甚至增加牙齒受傷的風險。

因此,專家建議應在嬰幼兒約18個月大時開始注意戒除奶嘴,最好在3歲前完全戒斷,以避免對齒顎發育造成長期不良影響。

總結來說,長期吸吮奶嘴會對嬰幼兒的牙齒排列、顎骨形態及咬合功能產生負面影響,適時戒除奶嘴是預防齒顎異常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