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醫師普遍認為,奶嘴依賴與咬合不正有密切關聯。長期吸吮奶嘴會使寶寶的上顎門牙被往外推,形成所謂的「暴牙」,進而導致咬合不正,影響牙齒排列與口腔骨骼發育。
具體來說,奶嘴吸吮的位置多在口腔前方,長時間下來會使上下門牙無法正常咬合,造成咀嚼功能不佳,甚至影響發音,因為咬合不正會使口腔動作不順,導致發音不正確和漏風現象。此外,齒列不正還可能影響臉型外觀,進而影響孩子的自信心。
牙醫師建議,最晚應在2歲前開始戒除奶嘴,以避免對齒列發育和口腔功能造成長期影響。若超過2歲仍持續吸吮奶嘴,戒除難度會增加,且對牙齒發展及口腔衛生不利。
除了咬合問題,長期吸奶嘴還可能造成依賴性,影響親餵母乳、語言發展及增加中耳炎風險。因此,牙醫師通常建議在寶寶學會親餵母乳後,再適度給予奶嘴,並注意控制使用時間,避免長期依賴。
所以,牙醫師的建議是:
- 避免寶寶長期吸吮奶嘴,尤其超過2歲後應積極戒除。
- 戒除奶嘴有助於預防暴牙、咬合不正及相關口腔功能問題。
- 家長應諮詢專業醫師,根據寶寶狀況適時調整奶嘴使用。
這些做法有助於促進寶寶口腔健康與正常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