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嘴使用與咬合不正的關聯性分析如下:
-
長時間使用奶嘴是咬合不正的重要危險因子之一。嬰幼兒透過吸吮母乳鍛鍊口腔與舌部肌肉,促進上下顎骨骼正常發育;但若長期吸吮奶嘴,尤其超過3歲後仍持續使用,會導致嘴部肌肉失衡,影響齒槽骨發育,進而造成咬合不正,如錯咬、開咬、暴牙等問題。
-
不良口腔習慣與咬合不正密切相關。除了奶嘴,吸吮手指、咬異物、用嘴巴呼吸等習慣也會影響顎骨與牙齒排列,造成牙齒前突或牙弓發育異常。
-
戒除奶嘴的時間點很關鍵。研究指出,若在2至3歲之前停用奶嘴,對牙齒生長影響不大;但若超過3至5歲仍持續使用,則較容易出現咬合異常。
-
咬合不正的影響不僅限於外觀,還可能導致咀嚼功能障礙、發音問題,甚至影響口腔健康。
綜合以上,長期且超過3歲後持續使用奶嘴,會增加咬合不正的風險,家長應協助孩子及早戒除奶嘴,並培養正確的口腔習慣,以促進正常的牙齒與顎骨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