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吸奶嘴確實可能導致暴牙或咬合不正的問題,尤其是「開咬」(Open Bite),也就是上下門牙無法正常咬合的情況。這是因為寶寶嘴形會因為奶嘴的存在,形成一個容納奶嘴的空洞,導致上下門牙無法閉合,影響咬合功能與咀嚼能力。

具體來說,吸奶嘴會使舌頭位置改變,舌頭會往前推擠門牙和上顎骨,長期下來容易造成上顎骨外凸和暴牙,並引發咬合不正。若孩子在1至2歲時戒除奶嘴,這些顎骨變形通常可逐漸恢復;但若持續使用至4、5歲以上,骨骼可能產生永久性變形,未來需要進行牙齒矯正的機會大增。

此外,長期含著奶嘴還可能影響語言發展,因為孩子會減少開口說話的機會,導致語言清晰度下降。

總結建議:

  • 1歲前使用奶嘴有助降低嬰兒猝死症風險,但應注意使用時間與方式。
  • 2至3歲後應努力戒除奶嘴習慣,避免暴牙及咬合不正。
  • 早期戒除奶嘴可減少顎骨變形的風險,晚戒除則可能需要矯正治療。

因此,長期吸奶嘴確實會增加暴牙和咬合不正的風險,家長應適時引導孩子戒除奶嘴習慣,以保護牙齒和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