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奶時奶粉與水的比例計算與實務操作,主要需注意以下幾點:

1. 奶粉與水的比例

  • 依照配方奶罐上的建議比例沖泡,通常是以「平匙奶粉」對應一定毫升的水。例如常見的比例是1平匙奶粉配60毫升水,但不同品牌可能有所差異,務必詳閱說明書。
  • 先倒水再加奶粉是大多數品牌的標準泡法,這樣奶粉膨脹後的總量會比水量多,例如60毫升水加1平匙奶粉,泡好後約69毫升奶液。
  • 有些品牌(如明治)則是先加奶粉再加水,這種泡法的水量會相對少一些,泡好後的奶液量也會不同。

2. 泡奶的水溫與水質

  • 建議使用煮沸過後放涼至約70度的熱水來沖泡奶粉,這樣可以達到殺菌效果,同時避免過高溫度破壞奶粉營養。
  • 泡奶時水質要乾淨,最好使用煮沸過的水,避免細菌污染。
  • 有些家長會用「一半熱水一半冷水」的方法調整溫度,這是可行的,但要確保水質安全。

3. 實務操作步驟

  • 先將奶瓶及奶嘴等器具徹底清洗並消毒。
  • 先倒入所需量的煮沸放涼水,再加入奶粉,用配方罐附的刮片確保奶粉用量準確。
  • 蓋緊奶瓶後充分搖勻,確保奶粉完全溶解。
  • 再將奶瓶放入冷水中或用冷水沖涼,降溫至適合寶寶飲用的溫度(約37度左右)。

4. 奶量計算參考

  • 寶寶一天所需奶量可依體重計算,例如體重7公斤的寶寶,一天奶量約700~1050毫升,分多次餵食。

總結: 泡奶時最重要的是依照奶粉包裝上的比例準確量取奶粉與水,使用煮沸後放涼的水,先加水再加奶粉,充分搖勻並降溫至適口溫度,確保寶寶喝到安全且營養均衡的配方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