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痛時常見的止痛藥物主要以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為主,且用藥安全需特別注意。

常見止痛藥物選擇

藥物類別 代表藥物 作用機制及適用情況 用藥安全重點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 Diclofenac、Ibuprofen、Ketoprofen、Mefenamic acid、Naproxen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少子宮過度收縮,緩解經痛。Mefenamic acid(甲芬那酸)效果較強,因其不僅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還阻斷其作用。適用於原發性經痛。 應避免懷孕早期使用,尤其是計劃懷孕者應在經期第1天開始服用以降低風險。NSAIDs可能對胃腸道有刺激,長期或過量使用需注意副作用。
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 普拿疼、泰諾(Tylenol) 作用於中樞神經,阻斷疼痛訊號傳導,具鎮痛解熱效果。適用於對NSAIDs禁忌或過敏者,以及續發性經痛。 雖然對前列腺素抑制作用較弱,但安全性較高。過量可能造成肝臟損害,應嚴格遵守劑量。

用藥安全建議

  • 劑量與時機:NSAIDs建議在經痛初期(經期第1天)開始服用,能有效抑制前列腺素生成,減少疼痛發生。
  • 禁忌與注意事項
    • 懷孕婦女應避免使用NSAIDs,尤其是懷孕早期,以免影響胎兒發育。
    • 有胃潰瘍、腎功能不全或對NSAIDs過敏者,應避免使用NSAIDs,改用乙醯胺酚。
  • 尋求醫療建議:若經痛嚴重、頻率改變或伴隨其他症狀,應及時就醫,排除續發性經痛或其他婦科疾病。
  • 避免過量:任何止痛藥過量使用均可能造成肝腎損害或其他副作用,使用前應諮詢醫師或藥師,遵守用藥指示。

總結來說,NSAIDs為經痛首選藥物,因其能有效抑制引起子宮收縮的前列腺素,而乙醯胺酚則為NSAIDs禁忌者的替代選擇。用藥時應注意劑量、用藥時機及自身健康狀況,避免自行長期或過量服用,必要時尋求專業醫療協助以確保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