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泌尿道感染(UTI)的衛教與家庭照護指導主要包含以下幾個重點:
1. 衛教指導:
- 觀察症狀: 嬰兒期UTI症狀不具特異性,可能表現為發燒或體溫過低、躁動、昏睡、嘔吐、腹瀉、食慾不振、體重不增等,家長需提高警覺。
- 清潔習慣: 女嬰大小便後擦拭方向應由尿道口往肛門,避免來回擦拭以防細菌感染;男嬰洗澡時應將包皮往後推,清潔尿道口,沐浴後再推回。
- 穿著選擇: 避免穿著過緊的尿布或內褲,應選擇棉質、透氣的內褲,保持會陰部乾爽,減少細菌滋生。
- 飲食建議: 可適量攝取蔓越莓汁或柑橘類果汁,有助於尿液酸化,降低感染風險。
- 排尿習慣: 鼓勵嬰兒及幼兒養成定時排尿習慣(約每2-4小時排尿一次),避免憋尿,確保膀胱完全排空。
2. 家庭照護指導:
- 勤換尿布與清潔: 勤換尿布並以清水清洗臀部,保持會陰部清潔乾燥,減少細菌滋生。
- 避免泡澡: 建議嬰兒及幼兒以淋浴代替泡澡,避免肥皂刺激尿道及膀胱,尤其是女童。
- 遵醫囑用藥: 若醫師開立抗生素治療,需按時服用並完成療程,避免感染復發。
- 發燒警覺: 曾有泌尿道感染的嬰兒若出現發燒,應立即就醫,並依醫師指示進行尿液檢查。
- 定期追蹤: 對於反覆感染或有泌尿道逆流的嬰兒,需依醫師指示長期服用低劑量抗生素並定期追蹤,預防腎臟損害。
以上指導有助於預防嬰兒泌尿道感染的發生與復發,並促進早期發現與適當治療,保障嬰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