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泌尿道感染(UTI)後的康復與復發預防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治療與康復
- 抗生素治療:確診後需依醫師指示服用抗生素,治療時間約3至10天,嚴重者(如新生兒或幼兒)可能需住院接受靜脈注射抗生素治療,直到尿液培養陰性為止。
- 定期追蹤:治療期間及結束後,需定期回診追蹤尿液檢查,通常建議每3至6個月追蹤1至2年,以確保感染完全控制。
- 檢查結構異常:若反覆感染或有腎盂腎炎,醫師會安排腎臟超音波、膀胱尿道攝影(VCUG)或核子醫學檢查(DMSA)等,以排除先天性尿路結構異常,如膀胱輸尿管逆流。
2. 預防復發的日常照護
- 多喝水、多排尿:鼓勵寶寶多喝水,勤排尿,避免憋尿,幫助沖刷尿道,減少細菌滋生。
- 保持會陰部清潔:女寶寶便後應由前往後擦拭,避免細菌由肛門進入尿道;男寶寶則需注意包皮清潔,避免包皮過長造成感染。
- 勤換尿布:嬰幼兒應勤換尿布,保持會陰部乾燥清潔,減少細菌孳生。
- 避免刺激: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坐浴,以免刺激尿道和膀胱。
- 飲食調整:可適量攝取果汁以酸化尿液,減少感染機會。
3. 特殊情況的預防措施
- 結構異常矯治:若有先天性尿路異常,可能需要外科手術矯正,或長期使用預防性抗生素,以避免反覆感染及腎臟損傷。
- 預防性抗生素:對於反覆感染的寶寶,醫師可能會建議長期低劑量抗生素預防復發。
總結:寶寶泌尿道感染後,應遵從醫師指示完成抗生素療程,定期追蹤檢查,並透過多喝水、勤排尿、保持會陰部清潔及避免憋尿等日常照護措施來預防復發。若有結構異常,則需進一步治療或長期預防管理,以保護腎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