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膜穿刺是一種產前診斷技術,主要用於檢測胎兒染色體異常及遺傳疾病,但此檢查仍存在一定的風險與可能併發症,主要包括:
-
流產風險:羊膜穿刺造成流產的機率約為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0.1%~0.3%),也有報告指出約在1/1000至1/2000之間。
-
早期破水:穿刺後可能導致羊水滲漏,暫時性羊水滲漏發生率約為1.7%,比未穿刺者多出約1.3%的風險。相較於自發性早期破水,羊膜穿刺後的羊水滲漏對胎兒的出生週數影響較小(平均34.2週 vs 21.6週)。
-
感染:穿刺過程若無菌操作不良,可能導致絨毛膜羊膜炎,嚴重時會造成流產或死產。
-
胎兒傷害:穿刺針可能直接傷害胎兒,但此風險較低,且經由超音波導引可降低此類意外發生。
-
其他症狀:部分孕婦穿刺後會出現腹部不適、陰道出血、子宮持續宮縮等症狀,約有2%的孕婦會有這些副作用。
穿刺後注意事項:
- 避免提重物及劇烈運動。
- 一週內避免性行為及長途旅行。
- 若出現子宮收縮、陰道出血或羊水滲漏,應立即就醫。
總結來說,羊膜穿刺雖有一定風險,但在經驗豐富的醫師操作與無菌環境下,風險可降至最低,且其精準診斷能力目前仍無非侵入式檢查可完全取代。孕婦在決定是否進行羊膜穿刺時,應與醫師充分討論風險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