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氣質與注意力發展的相關研究顯示,氣質特質與注意力能力之間存在密切關聯,且不同氣質類型的寶寶在注意力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根據一項以台北市274位4至6歲幼兒為對象的研究,幼兒氣質表現出反應強度大、情緒偏負向、反應閾值偏低,活動量中等偏低、規律性與適應性高,且堅持性與分神度偏高;在注意力方面,幼兒的選擇性注意力、集中性注意力和持續性注意力均表現良好,其中以選擇性注意力最佳。
Thomas與Chess的氣質分類理論指出,嬰兒氣質可分為三種主要類型:
- 好養型(easy babies):生理規律、適應性高、情緒愉悅,約佔40%。
- 慢吞吞型(slow to warm-up babies):活動量低、反應強度小、適應慢、情緒偏負向,約佔15%。
- 難養型(difficult babies):規律性低、排斥新刺激、適應性低、反應強烈、情緒負向,約佔10%。
這些氣質類型影響寶寶的注意力發展與行為調節。例如,氣質中較高的主動控制能力與較少的負向情緒傾向,能促進保母使用更多支持性的情緒調節策略,如安撫和認知調節,進而有助於寶寶注意力的發展。
總結來說,寶寶的氣質特質(如情緒反應強度、適應性、主動控制等)與其注意力發展密切相關,且良好的親子或照顧者互動(適配性)能促進氣質與注意力的正向發展,提供教養策略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