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下告知家長學生排名的合法性與爭議,主要涉及教育法規及個人資料保護的規範,並且在實務上存在一定的灰色地帶。

合法性

  1. 家長取得學生成績及排名的權利
    根據《個人資料保護法》及《國民教育法》相關規定,未滿20歲的學生仍受親權保護,家長有權了解子女在校的學習成績與表現,因此學校提供學生成績及排名給家長是合理且合法的。
    國民中小學依《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第9條第1項,學校每學期至少應以書面通知家長學生的成績與表現。
    另外,依教育部規定,家長可申請取得學生個人班級或學校排名,但限於學期成績及定期評量。

  2. 成年學生的資料保護
    若學生已滿20歲,家長不再享有親權,學校若將成績或排名提供給家長,可能涉及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屬於「目的外利用」或「超出法定職務必要範圍」。

  3. 成績排名的公開限制
    教育部明文禁止中小學公開呈現學生的校排名、班排名,以避免學生間過度競爭與比較。
    例如,獎狀上印有排名即被視為「公開呈現」,可能違反規定。

爭議點

  • 私下告知家長排名是否違法?
    若是家長私下詢問,學校提供該學生個人的班排或校排,並未公開給其他學生或社群,通常被視為合法且合理。
    但若學校將排名印在成績單上,且成績單可能被其他學生看到,則可能違反不得公開排名的規定。

  • 學校如何平衡家長需求與法規限制?
    學校需確保成績單或排名資訊只提供給該學生及其家長,避免公開張貼或廣泛流傳,並且避免在獎狀等公開場合呈現排名。
    教育主管機關仍需進一步明確界定私下提供排名的規範,以避免學校及教師面臨法律風險與家長壓力。


總結

項目 合法情況 爭議與限制
未成年學生排名提供 家長有權取得學生個人成績與排名資料,學校可提供 僅限私下提供,避免公開張貼或廣泛流傳
成年學生排名提供 不得提供家長,避免違反個資法 學校若提供可能涉及違法
公開排名 教育部禁止公開呈現校排、班排 獎狀印排名等行為被視為公開,屬違規灰色地帶

私下告知家長學生排名在未成年學生情況下屬於合法範圍,但學校必須嚴格遵守不公開、不張貼、不廣泛傳播的原則,以避免違反教育部規定及個人資料保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