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小睡時間與夜間睡眠質量的關聯主要體現在小睡的長短及時間點對夜間睡眠的影響:
-
小睡時間長短的影響:
午睡若控制在30分鐘以內,通常只進入淺層睡眠階段,能讓大腦得到適度休息,醒來後較為清爽,有助於提升下午的精神與工作效率,且不易干擾晚上的睡眠品質。
反之,若午睡超過30分鐘,容易進入深層睡眠階段,大腦會誤以為是夜間長睡,醒來時可能因「睡眠惰性」(sleep inertia)而感到疲憊、昏沉,甚至引發交感神經活化與壓力激素增加,這不僅影響當下精神狀態,也可能干擾夜間睡眠,導致睡眠品質下降。 -
小睡時間點的影響:
白天小睡若過於接近晚間睡眠時間,即使是短短30分鐘,也可能使當晚入睡困難,形成失眠的惡性循環。適當安排小睡時間,避免接近睡前,是維持良好夜間睡眠的關鍵。 -
對嬰幼兒的影響:
嬰幼兒若白天小睡不足或小睡品質差,會因過度疲累而分泌亢奮激素,反而影響夜間長時間且高品質的睡眠,造成夜醒頻繁、入睡困難等問題。
綜合以上,適度且時間適當的白天小睡(約30分鐘以內,且避免接近晚間)有助於提升精神與維持夜間睡眠品質;過長或時間不當的小睡則可能干擾夜間睡眠,降低睡眠質量。因此,合理安排白天小睡是促進整體睡眠健康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