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臟自體移植技術是指在脾臟因病變或損傷必須全切除時,將摘除的脾臟中健康部分切取出來,經過處理後再植入患者腹部的大網膜腔內,以保留部分脾臟功能,維持免疫力。此技術通常配合微創腹腔鏡手術進行,能在切除病灶的同時,保留約25%以上的脾臟組織,從而維持原有的免疫功能。

脾臟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負責過濾血液、清除老化紅血球及體內病菌,尤其是對有莢膜保護的細菌有防禦作用。脾臟內含有大量巨噬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能直接殺死病原體和腫瘤細胞,並產生干擾素等免疫活性物質。因此,脾臟自體移植不僅能避免全脾切除後免疫功能喪失的風險,還能減少感染及其他併發症。

具體來說,脾臟自體移植的流程包括:

  1. 先以微創腹腔鏡技術全切除脾臟,確認無惡性病灶。
  2. 從摘除的脾臟中取出健康部分(約5塊,每塊約4公分)。
  3. 將這些脾臟組織植入腹部大網膜腔內。
  4. 移植後只要保有約25%的脾臟組織,即可維持原有的免疫功能,患者生活功能不受影響。

此技術的優點是結合了病灶切除與免疫功能保留,屬於客製化精準醫療,適合脾臟病灶分散或無法局部切除的患者。此外,脾臟自體移植已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並取得良好效果,對於避免因全脾切除導致的免疫缺陷具有重要意義。

所以,脾臟自體移植技術透過保留部分脾臟組織,能有效維持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感染風險,是脾臟疾病治療中一項重要的微創且功能保留手術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