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孩子不肯刷牙的常見原因

  • 自主意識萌芽:這個年齡的孩子開始想要自己做主,抗拒「被控制」的感覺,並非真的討厭刷牙本身,而是不喜歡被強迫。
  • 口腔敏感或不適:若刷牙經驗一直不愉快,孩子容易對刷牙產生排斥。
  • 對刷牙感到陌生或恐懼:孩子可能對牙刷、牙膏或刷牙動作感到害怕,尤其是初次接觸時。

家長應對策略

營造愉快的刷牙氛圍

  • 以身作則:讓孩子看到家長開心刷牙的樣子,孩子喜歡模仿大人行為。
  • 播放兒歌或故事:刷牙時放一段兒歌,或講述與刷牙相關的故事(如《蛀牙王子》),讓氣氛輕鬆有趣。
  • 遊戲互動:把刷牙變成遊戲,例如讓孩子幫玩偶刷牙,或玩「牙醫檢查」角色扮演,增加參與感。

給予選擇與自主權

  • 讓孩子有決定權:例如讓孩子選擇牙刷顏色、牙膏口味,或決定先刷哪一邊,降低抗拒情緒。
  • 逐步建立習慣:初期不要求一次刷乾淨,先從習慣握牙刷、張嘴、刷幾下開始,慢慢延長時間。

技巧性協助與鼓勵

  • 十字固定法:對於較小的孩子,可讓孩子躺在家長雙腿之間,用大腿輕壓手臂,方便家長協助刷牙。
  • 適當工具:選擇頭小、刷毛軟、握把好拿的兒童牙刷,或會發光、唱歌的趣味牙刷,吸引孩子注意力。
  • 正向回饋:刷完後給予稱讚、親吻,或用貼紙等小獎勵,強化孩子的成就感。

其他實用建議

  • 固定刷牙時間:例如洗澡時練習刷牙,不必擔心弄濕衣服,讓孩子盡情嘗試。
  • 飲食與口腔保健:鼓勵多吃蔬果、多喝水,減少甜食,有助口腔健康。
  • 耐心傾聽:若孩子持續抗拒,耐心詢問原因,避免說教或強制,找出問題癥結。

注意事項

  • 家長仍需協助:3歲以下孩子手部協調能力不足,即使讓孩子自己拿牙刷探索,家長仍需確實幫忙刷乾淨。
  • 定期檢查:每半年至牙科塗氟一次,並請牙醫師檢查刷牙狀況。
  • 避免負面經驗:強迫、訓斥或讓孩子感到疼痛,只會加劇抗拒,應以引導、遊戲與創造愉快經驗為主。

小結

面對1~3歲孩子不肯刷牙,家長應以「引導取代強迫」、「遊戲取代說教」、「鼓勵取代責備」為原則,透過模仿、遊戲、選擇權與正向回饋,逐步建立孩子對刷牙的接受度與習慣。同時,家長需耐心協助,確保口腔清潔,並定期尋求專業牙科協助,為孩子的口腔健康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