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型坐姿對寶寶肌肉骨骼發展有多方面負面影響,主要包括核心肌群力量不足、姿勢異常、骨骼排列異常及關節壓力增加等問題。
具體來說:
-
核心肌群力量減少:W型坐姿讓孩子用骨骼鎖定身體,減少核心肌肉出力,導致核心肌群力量無法有效訓練,影響身體穩定和平衡。
-
姿勢異常:長期維持W型坐姿容易造成駝背、肩膀下垂,影響整體姿態。
-
骨骼排列異常:W型坐姿會使大腿骨和小腿骨過度內旋,增加內八腳、X型腿、足弓塌陷的風險,甚至影響脊椎姿勢。
-
關節壓力與疼痛:髖關節在W型坐姿中容易被擠壓,長期可能導致髖關節和腰部不適,對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孩子風險更高。
-
動作協調和平衡受影響:因肌肉力量不足,孩子可能出現平衡感差、動作協調不佳,容易跌倒,影響日常活動及體育表現。
不過,部分專家指出W型坐姿在幼兒期(約2-4歲)較常見,且多數孩子隨著成長骨骼發育會自然改善,且W型坐姿本身不會直接導致髖關節脫臼。但若孩子有髖關節不穩定或其他骨骼問題,則應避免此坐姿並及早就醫評估。
因此,建議家長應盡量避免孩子長時間以W型坐姿坐著,並鼓勵多變換坐姿及加強核心與下肢肌力訓練,以促進正常肌肉骨骼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