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肌力不足與W型坐姿有密切關聯。W型坐姿時,孩子利用骨骼鎖定身體位置,減少了核心肌群(包括腰背及腹部肌肉)的活化與使用,導致核心肌力不足。這種姿勢讓孩子身體較穩定,但因為不需用力維持姿勢,核心肌肉無法有效鍛鍊,長期下來可能造成肌力低下,進而影響平衡感、肢體協調性及動作發展。
此外,W型坐姿限制了軀幹旋轉與重心轉移的動作,減少了雙側協調與精細動作的發展機會。這種姿勢常見於肌肉張力低張或核心肌力不足的孩子,形成惡性循環,使核心肌群更難發展。
總結W型坐姿與核心肌力不足的關聯:
| 影響面向 | 說明 |
|---|---|
| 核心肌力不足 | W型坐姿利用骨骼鎖定,減少核心肌群出力,導致肌力下降 |
| 平衡與協調差 | 核心肌力不足影響平衡感與肢體協調,易跌倒,動作不靈巧 |
| 動作發展受限 | 軀幹旋轉受限,雙側協調與精細動作發展受阻 |
| 骨骼排列異常 | 長期W坐姿可能導致大腿、小腿內轉,形成X型腿、內八字等 |
因此,避免長時間W型坐姿,鼓勵多樣化坐姿(如盤腿坐、側坐、L型坐姿等)有助於促進核心肌力及肢體協調的正常發展。若孩子有持續W型坐姿習慣且伴隨肌力不足,建議尋求復健科或物理治療專業評估與介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