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半寶寶的語言發展通常包括能說出約3到50個詞彙,開始用兩個詞組合成簡單短語(如「媽媽抱抱」、「喝水」),並能理解簡單指令(如「拿鞋子」、「給媽媽」)。此階段寶寶會用手勢、聲音和簡單詞彙表達需求,並逐漸建立一來一往的溝通模式。

具體語言與溝通能力特徵包括:

  • 詞彙量:約10至50個詞,部分寶寶詞彙可超過50個。
  • 簡單短語:開始將兩個詞組合,如「媽媽抱」、「喝水」等。
  • 理解能力:能聽懂並執行簡單指令,如「拿球球」、「把車放桌上」。
  • 非語言溝通:會用手勢(指物、伸手要抱)和表情來輔助溝通。
  • 認知理解:能辨認熟悉物品和身體部位名稱。

促進語言發展的有效方法:

  • 平行說話:大人描述寶寶當下注意的事物或動作,語言自然且清楚,不需過度簡化。
  • 等待並回應:給寶寶足夠時間回應,建立雙向溝通,避免語速過快或心急。
  • 用正確詞彙與語調:避免寶寶語,使用清晰、抑揚頓挫的「媽媽腔」說話,有助聽覺刺激。
  • 多說故事與命名遊戲:透過故事和命名遊戲增加詞彙量和理解力。
  • 親子互動:多陪伴、玩聲音遊戲,促進語言模仿與練習。

若寶寶一歲半仍不願說話,建議持續用上述技巧引導,並觀察是否有語言發展延遲的跡象,必要時可尋求專業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