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語言發展的正常範圍與觀察指標主要依年齡階段而定,以下為各階段的重點:

  • 0-6個月:寶寶開始發出咕咕聲、牙牙學語,會注視人並嘗試發聲。
  • 7-12個月:開始嘗試將聲音與事物連結,約9-14個月能說出第一個單字。
  • 1歲-1.5歲:能說出約10-50個單字,如「球」、「狗」、「水」,開始用簡單詞彙表達需求(如「要」、「抱抱」),能理解簡單指令(如「拿鞋子」)。
  • 1.5-2歲:詞彙量快速增加至50-100個,開始用兩個詞組合成短句(如「喝水」、「媽媽抱」),能理解較複雜指令(如「把車放到桌上」)。
  • 2-3歲:能說出簡單但語意完整的句子,理解大部分生活相關情境和問句(如「這是誰?」),開始用語言描述當下事件。
  • 3-4歲:能使用較複雜句子,掌握抽象概念(顏色、形狀、方位等),能描述非當下事件並有時間順序,語句流暢度逐漸提升。
  • 4-8歲:語言表達更正確清楚,能流暢對話。

觀察指標包括:

  • 詞彙量是否達到年齡標準(例如2歲約100詞)
  • 是否能理解並執行簡單指令
  • 是否開始用兩詞或多詞組合表達需求
  • 語句是否逐漸完整且有語意
  • 是否能描述事件並回答簡單問題
  • 語言流暢度與發音是否清晰

若語言發展明顯落後(如2歲仍無法說出單字或理解指令),建議及早評估是否有語言遲緩或障礙。

父母可透過多與寶寶對話、講故事、避免使用寶寶語等方式促進語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