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半寶寶語言發展的關鍵特徵

一歲半(18個月)的寶寶通常能說出約3~20個詞彙,並開始理解更多日常用語,但還無法說出完整句子。這個階段是語言爆發期前的準備期,重點在於累積詞彙、建立溝通意願,而非強迫說話。

有效引導技巧

創造豐富的語言環境

  • 多聽多說:家長應經常與寶寶對話,用清晰、溫柔的語氣描述日常生活,例如「媽媽在洗衣服」、「這是黃色的小狗」。
  • 避免寶寶語:盡量使用正確且豐富的詞語,而非刻意簡化或使用疊字。
  • 平行說話:觀察寶寶當下注意的事物,用簡單、自然的語言描述,幫助寶寶將詞彙與實際經驗連結。

積極回應與互動

  • 耐心聆聽與等待:即使寶寶表達不清楚,也要專注聆聽,給予時間回應,建立一來一往的溝通模式。
  • 延伸與擴充:當寶寶說出單字(如「車」),家長可回應「對,這是紅色的車車」,幫助擴充詞彙與語句。
  • 鼓勵模仿:家長可模仿寶寶的發音,再正確複述,並給予讚賞,提升寶寶說話的信心。

融入遊戲與日常生活

  • 指物命名:外出時指著周圍事物,告訴寶寶名稱與特徵,增加詞彙量。
  • 製造溝通機會:把寶寶想要的東西放在看得見但拿不到的地方,鼓勵他用語言或手勢表達需求。
  • 唱歌與聲音遊戲:透過兒歌、模仿動物或交通工具聲音,激發寶寶模仿與表達的興趣。

注意語速與肢體語言

  • 放慢語速:說話速度要慢,確保寶寶能聽清楚每個字。
  • 結合動作:說話時搭配手勢或表情,幫助寶寶理解語意,例如手指嘴巴表示「吃」。

避免常見誤區

  • 不強迫說話:不要急於糾正發音或要求寶寶說出完整句子,應以鼓勵為主。
  • 不過度簡化語言:避免長期使用寶寶語,適度提供正確且豐富的語言輸入。
  • 不忽略非語言溝通:寶寶的手勢、表情、聲音都是溝通的一部分,應給予回應與引導。

小結

促進一歲半寶寶語言發展,關鍵在於營造豐富、互動的語言環境,耐心等待與積極回應寶寶的每一次表達,並將語言學習自然融入日常生活與遊戲中。若寶寶到了這個階段仍無法說出任何有意義的單字,建議尋求專業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