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半寶寶語言發展常見問題包括詞彙量少(約3~20個詞)、不回應名字、不會用手指指物、不懂簡單指令或不說單字等。專業建議包括使用「平行說話」技巧(描述孩子當下注意的事物)、耐心等待並回應孩子的聲音和手勢,建立雙向溝通;避免要求發音準確,正確複述孩子的話並給予讚賞;提供豐富的社交環境讓孩子多接觸同齡人;使用媽媽腔語調和發聲遊戲刺激語言學習;以及透過命名遊戲幫助詞彙積累。

具體語言發展里程碑包括:

  • 1歲半時,孩子通常能說3~20個詞,能理解簡單指令,開始用單詞表達需求,如「要」、「抱抱」。

  • 1.5~2歲,詞彙量快速增加到50~100個詞,開始組合兩個詞成短語,如「媽媽抱抱」、「喝水」,理解更複雜指令。

若孩子出現以下狀況,建議尋求專業評估:

  • 對叫名字無反應,少眼神交流

  • 不會用手指指物表達需求

  • 不會說單字或詞彙量極少

  • 聽力疑似有問題

  • 不理解熟悉人物或物品名稱

父母可透過以下方法促進語言發展:

  • 使用平行說話,描述孩子感興趣的事物,語句清楚自然,不刻意簡化

  • 給孩子時間回應,建立一來一往的溝通模式

  • 用正確詞彙與孩子對話,避免寶寶語

  • 多帶孩子參加社交活動,增加語言刺激

  • 利用發聲遊戲和命名遊戲增加語言輸入

  • 讚賞孩子的嘗試,避免嘲笑或責怪

這些方法有助於累積詞彙庫和促進語言表達能力,並且能及早發現語言發展遲緩的徵兆,及時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