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目前的資料,1歲半寶寶的語言能力正常範圍與常見表現大致如下:

  • 詞彙量約3到20個詞彙,多為簡單的單字,如「爸爸」、「媽媽」、「水」、「狗」等。
  • 能夠理解周遭熟悉物品的名稱,例如茶杯、衣服、小狗,並認識身體部位名稱,如眼睛、鼻子、耳朵等。
  • 語言表達以單字為主,有時會用單字代表整句話的意思,例如說「爸爸」表示「爸爸陪我」。
  • 開始使用疊字詞彙(如鞋鞋、喵喵)或模仿事物聲音(如「嗚嗚」代表火車)。
  • 有時會用兩個字以上的簡單短語來表達需求或想法,但語句尚不完整,例如「媽媽——麵」表示「媽媽,我要吃麵」。
  • 喜歡指著物品等待大人說出名稱,顯示對語言的興趣和學習意願。
  • 在與大人互動時,可以透過平行說話技巧促進語言發展,即大人描述孩子當下注意的事物,語言不需過於複雜或刻意簡化。
  • 需要大人耐心等待並回應孩子的手勢、聲音和嘗試說話,建立一來一往的溝通模式。

這些表現屬於正常語言發展範圍,若孩子在這個階段完全沒有語言表達或理解能力,則可能需要進一步評估語言發展是否遲緩。

總結表格:

年齡 語言能力與表現
1歲半 詞彙3~20個,能理解熟悉物品和身體部位名稱
使用單字表達整句話意義,喜歡疊字詞和模仿聲音
開始用兩字短語表達需求,語句尚不完整
喜歡指物等待大人命名,與大人互動中學習語言
大人可用平行說話和耐心回應促進語言發展

這些資訊有助於家長了解1歲半寶寶的語言發展狀況,並透過適當的互動方式支持寶寶語言能力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