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接種異常事件定義

流感疫苗接種異常事件,指的是在疫苗接種過程中發生疫苗種類錯誤、劑量錯誤、重複接種、提前接種、接種間隔不足、接種對象錯誤、接種屆期疫苗、未依仿單接種等情形。

通報流程

  • 合約院所於執行接種工作時,若發生接種異常事件,應立即通報轄區衛生所或衛生局。
  • 衛生所接獲通報後,應轉報衛生局,並持續追蹤個案狀況。
  • 疾病管制署每日監測及彙整相關資料,研判及研擬因應策略。

處理流程

  1. 立即告知:合約院所應立即告知受接種個案或其家長,說明事件內容及可能影響。
  2. 追蹤與醫療協助:持續追蹤個案狀況,並提供必要之醫療協助。
  3. 填寫報告表:儘速填寫「流感疫苗接種異常事件暨毀損賠償報告表」,並將報告表交予衛生所,由衛生所轉報衛生局。
  4. 後續措施:依接種相關規範進行後續措施,如補接種等。
  5. 檢討與改善:檢討事件發生原因,研議改善方案,並填寫「預防接種異常事件通報及調查表」,通報疾管署轄區管制中心。

嚴重不良事件之特別處理

  • 若接種後發生嚴重不良事件(如死亡、危及生命、永久性殘疾、住院等),應至「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VAERS)」進行線上通報,並協助個案及家屬提出「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申請(VICP)」。
  • 通報單位應詳查個案及病情狀況,並於VAERS上傳相關調查結果,以利後續追蹤關懷。

疫苗內容物或外觀異常

  • 接種單位若發現疫苗內容物或外觀異常,應立即通報主管機關並依指示處理。
  • 疾病管制署必要時會通知疫苗廠商取回異常疫苗,並清查同批號疫苗是否有類似事件。

流程圖示

步驟 負責單位 主要行動內容
發現異常 合約院所 立即通報衛生所/衛生局
告知與追蹤 合約院所 告知個案/家長,追蹤狀況,提供醫療協助
填寫報告 合約院所 填寫異常事件報告表,交衛生所轉報衛生局
後續處理 衛生所/衛生局 依規範補接種、檢討原因、改善流程
嚴重不良事件 合約院所/衛生所 通報VAERS,協助申請VICP,持續追蹤關懷

補充說明

  • 未滿9歲兒童初次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應接種2劑,間隔4週以上。若提前5天(含)以上接種第2劑,視為無效接種,需自無效接種日起算最短間隔進行補種。
  • 媒體事件或特殊狀況,疾管署會主動會同地方政府衛生局,完整收集臨床資料供研判及因應。

小結

流感疫苗接種異常事件之通報與處理,強調即時通報、主動告知、持續追蹤、完整記錄與檢討改善,並針對嚴重不良事件有特別通報與救濟機制,以確保接種安全與民眾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