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室漏水修繕施工後的驗收流程

驗收是確保浴室防水修繕品質的關鍵步驟,建議依照以下流程進行:

  • 材料與施工檢查:確認防水材料品牌、塗刷層數、厚度、防護層做法等與合約相符,並檢查材料包裝、保存期限及有無結塊、破損等問題。
  • 基層處理確認:施工前基層應清潔、平整,無明顯裂縫或凹凸,這是防水層有效性的基礎。
  • 蓄水測試(積水試驗):防水層完成後,將排水孔堵住,蓄水2–3公分,靜置24–48小時,觀察樓下或周邊牆體有無滲漏。水面無明顯下降、無滲水痕跡即為合格。
  • 淋水測試:對牆面進行持續淋水,檢查背面有無滲水,特別注意門檻、管道周圍等易漏部位。
  • 功能測試:確認排水順暢、無積水,水龍頭、馬桶、蓮蓬頭等設備運作正常,無漏水現象。
  • 瑕疵檢查:檢查磁磚、矽利康收邊是否完整,無缺角、破損或施工瑕疵。
  • 拍照與記錄:驗收過程應拍照存證,並要求施工單位提供詳細的施工紀錄與測試報告,作為日後保固與責任釐清的依據。

合格證明與保固

  • 施工報告與測試紀錄:施工單位應提供蓄水測試、淋水測試的詳細紀錄,包括測試時間、方法、水位、持續時間及結果,並由雙方簽認。
  • 保固條款:合約中應明確防水層保固年限(常見1–5年),並載明保固範圍與責任歸屬。若驗收未通過,應約定改善期限與違約處理方式。
  • 竣工圖說與資料:工程完成後,可要求承包商提供竣工圖說及相關檢驗資料,便於後續維護與糾紛處理。

合格證明申請(適用於有申請室內裝修許可之案件)

若浴室修繕屬「室內裝修」範疇且依法需申請許可,完工後應由設計人或施工廠商會同業主向當地主管機關申請「竣工查驗」。經專業人員現場查驗合格後,由主管機關核發「室內裝修合格證明」。
一般流程如下:

  1. 準備竣工圖說與相關文件。
  2. 向當地建管單位申請竣工查驗。
  3. 專業人員現場查驗,確認施工與核准圖說相符且無安全疑慮。
  4. 查驗合格後核發合格證明;若不合格,限期改善後再次申請。

若僅為一般住宅修繕未涉及結構變更,通常無需申請政府合格證明,但強烈建議自行留存驗收紀錄、測試報告與保固書,作為日後權益保障。

驗收重點表格

項目 檢查內容與標準 備註
材料 品牌、層數、厚度、保存期限、包裝完整性 開工前確認
基層 清潔、平整、無裂縫 影響防水效果
蓄水測試 蓄水24–48小時,無滲漏、水面無下降 必做項目
淋水測試 牆面淋水,背面無滲水 重點部位加強
功能測試 排水順暢、設備正常、無漏水 日常使用確認
瑕疵檢查 磁磚、收邊完整,無破損 施工品質把關
紀錄與保固 測試報告、施工紀錄、保固書、竣工圖說 糾紛處理依據

小結

浴室漏水修繕後的驗收,應嚴格執行蓄水、淋水測試,並留存完整紀錄與保固書。若屬法定室內裝修範圍,需依法申請竣工查驗與合格證明;一般修繕則建議自行做好驗收程序與文件留存,以保障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