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接種時機與流感季節的關係

流感季節與疫情高峰

台灣的流感疫情通常在每年11月下旬開始升溫,於年底至隔年年初(約12月至2月)達到高峰,並持續至農曆春節前後,之後逐漸趨緩。這段期間是流感病毒最活躍、傳播風險最高的時期。

疫苗接種的最佳時機

由於接種流感疫苗後,身體需要約2至3週的時間才能產生足夠的保護力,因此建議在流感季節開始前完成接種,讓疫苗的保護效果能涵蓋整個流行期。台灣的公費流感疫苗通常於每年10月開始施打,優先針對高風險及高傳播族群,一般民眾也建議在10月至11月間完成接種。

為何每年都要接種?

流感病毒容易發生變異,每年流行的病毒株可能不同,世界衛生組織(WHO)會根據全球監測結果,建議當季疫苗應包含的病毒株。即使病毒未變異,疫苗的保護力也會在接種後4至6個月逐漸下降,因此建議每年接種一次,以維持最佳保護效果。

特殊族群接種建議

  • 兒童:未滿9歲且首次接種流感疫苗的兒童,建議接種兩劑,兩劑間隔至少4週;過去曾接種過者,則每年接種一劑即可。
  • 高風險族群:包括65歲以上長者、孕婦、慢性病患者、醫事人員等,更應優先於流感季節前完成接種,以降低重症及併發症風險。

接種時機的彈性

雖然10月至11月是最佳接種時機,但若錯過,在12月以後接種仍有一定保護效果,只是可能無法完全涵蓋整個流行高峰。因此,只要流感季節尚未結束,仍建議儘早接種。

小結

  • 流感季節高峰:11月下旬至隔年2月。
  • 最佳接種時機:每年10月至11月,流感季節開始前。
  • 每年接種原因:病毒變異快、保護力會隨時間下降。
  • 特殊建議:兒童需注意劑次,高風險族群應優先接種。

及早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及其併發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能讓保護力涵蓋整個流行期,降低感染與重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