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航模式主要是關閉手機的行動網路及無線發射功能,藉此降低手機發射的無線電波對飛機通訊系統的干擾風險。若未啟用飛航模式,手機會持續嘗試與地面基地台通訊,發射強烈無線電波,這些訊號可能干擾飛機的導航系統和飛行員與塔台的通訊設備,尤其在起降等關鍵時刻,可能造成機師耳機中出現噪音,分散注意力並影響判斷。

具體影響與風險包括:

  • 干擾飛機導航與通訊系統:手機訊號可能導致飛行員與地面塔台通訊時出現尖銳、惱人的雜音,影響通訊品質。
  • 增加電子設備干擾風險:手機為了連接地面訊號塔,可能以最大功率發射,增加對飛機電子系統的電磁干擾。
  • 影響機上Wi-Fi及其他通訊服務:多名乘客未啟用飛航模式時,會對機上Wi-Fi等系統造成負面影響,妨礙乘務員在緊急狀況下的管理與溝通。
  • 法律與安全規範:多數航空公司及航空法規要求乘客在飛行時啟用飛航模式,違反規定可能面臨罰款或法律責任。

不過,隨著飛機電子系統技術進步,手機對飛機系統的直接干擾風險已大幅降低,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2012年研究指出,尚無確鑿案例證明手機使用會導致飛機飛行安全事故。但機師仍強調,手機訊號造成的通訊雜音干擾對飛行員工作有實際影響,因此仍建議乘客遵守飛航模式規定。

所以,飛航模式的作用是防止手機無線電波對飛機通訊系統產生干擾,降低通訊噪音與安全風險,保障飛行安全與機組人員的正常操作,儘管技術進步使風險降低,但仍是航空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