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群聚感染對公共衛生的影響主要包括:

  • 加速疾病在社區內擴散,造成大規模感染,增加醫療系統負擔,尤其是醫院內可能發生院內感染,導致醫護人員及患者感染,進一步削弱醫療資源。
  • 影響社會經濟活動,如公共場所關閉、停課、限制集會等措施,可能導致企業倒閉、失業增加,對經濟造成衝擊。
  • 挑戰公共衛生監測與防疫決策,需要快速辨識感染源頭及潛在病例,並有效追蹤接觸者,防止疫情擴散。

應對措施包括:

  • 建立完善的疫情監測與流行病學調查系統,及早發現感染源及病例,並滾動調整防疫政策。
  • 實施社區層級的防疫策略,如區域檢疫、限制社交距離、關閉非必要公共場所、停課、取消大型集會、快速圍堵感染區域並進行大規模篩檢。
  • 分散醫療資源與病患流向,設置社區採檢站與重度收治醫院,避免大型醫院過度擁擠,減少院內感染風險。
  • 加強醫療人員防護,確保第一線醫護有足夠防護裝備,防止院內群聚感染,維持醫療體系穩定。
  • 利用科技輔助防疫,如智慧防疫平台追蹤人群移動與接觸史,提升疫情控制效率,但需兼顧個人隱私權。
  • 推動社區健康管理與自主隔離措施,包括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及自主健康監測,切斷傳播鏈。

這些措施綜合運用,有助於有效控制社區群聚感染,減少疫情對公共衛生與社會經濟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