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與家長在腸病毒防疫中扮演關鍵角色,雙方需共同合作以有效防止疫情擴散。
學校的角色與責任包括:
- 發現疑似病例即時處置:當學童出現疑似腸病毒感染症狀時,學校應立即通知家長並建議送醫診治,確診者需請假至少7天以降低傳染風險。
- 停課標準執行:若同一班級在一週內有兩名以上幼童確診腸病毒感染,學校應依規定停課七天,尤其在腸病毒A71型流行期間更需嚴格執行。
- 衛生宣導與環境消毒:學校應加強腸病毒預防知識宣導,落實生病不上學、勤洗手及定期環境清潔消毒,減少病毒傳播機會。
- 通報義務:學校需依規定向衛生主管機關通報確診病例,並配合疫情監控與防疫措施。
家長的角色與責任包括:
- 密切觀察與及時就醫:家長應留意幼兒健康狀況,若出現腸病毒相關症狀應儘速帶孩子就醫,並遵從醫囑讓孩子在家休息,避免帶病上學。
- 配合學校防疫措施:確診後應配合學校請假規定,避免孩子在傳染期內接觸其他同學,減少疫情擴散。
- 落實個人衛生習慣:教導孩子勤洗手、避免接觸口鼻眼等,並避免帶孩子前往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
- 及時通報學校:若孩子確診或有疑似症狀,應依規定在48小時內通知學校,協助校方掌握疫情狀況。
總結來說,學校負責監測、通報、停課及環境消毒等防疫措施,家長則需配合健康觀察、就醫及居家隔離,雙方共同落實衛生習慣與防疫宣導,才能有效控制腸病毒疫情的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