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口腔期的定義是指嬰兒出生後約0到12個月(部分說法延伸至18個月)的一個心理發展階段,根據佛洛伊德的理論,這是人格發展的第一階段,嬰兒主要透過口腔來探索世界與自我,並從吸吮、咬東西等口腔行為中獲得心理與生理的滿足。

在這個階段,寶寶尚未能用手或其他感官充分探索環境,口腔成為他們認識外界的重要工具,因此常見寶寶會將物品放入口中,這不僅是生理需求,也是心理安全感建立的關鍵。

奶嘴使用的心理需求主要是因為寶寶在約6個月後開始意識到自己與母親是分離的個體,母親無法隨時滿足其需求,奶嘴成為一種替代物,能提供安撫與安全感,幫助寶寶自我調節情緒。吸奶嘴的行為滿足了口腔期的心理需求,讓寶寶感受到安慰與穩定,有助於情緒發展與人際互動的基礎建立。

不過,若口腔期的需求未被適當滿足,可能導致口唇期固著(oral fixation),表現為過度依賴口腔刺激的行為,如吸手指、咬指甲,甚至影響日後人格特質,如不信任感或攻擊性。

簡言之,寶寶口腔期是心理與生理發展的關鍵時期,奶嘴的使用滿足了寶寶在此階段的心理安撫需求,對其安全感與情緒調節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