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波治療的止痛措施與提升患者舒適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局部麻醉與冷卻技術:治療過程中疼痛屬輕微,通常透過局部麻膏(麻醉膏)及儀器本身的冷卻系統來減輕不適感,能有效控制疼痛且避免使用全身麻醉的風險。
-
醫師調整能量輸出與操作技巧:經驗豐富的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疼痛耐受度調整電波能量,並採用緩慢移動探頭、分區施打等技巧,降低疼痛感。
-
疼痛敏感部位特別注意:皮膚較薄且神經密集的區域(如眼周、額頭)疼痛感較明顯,醫師會特別調整治療參數以提升舒適度。
-
預先服用止痛藥或輕度鎮靜劑:對於高能量療程或疼痛敏感患者,醫師可能建議治療前服用止痛藥或輕度鎮靜劑,但全身舒眠麻醉一般不建議使用,因為患者無法即時反饋疼痛,增加燙傷風險。
-
熱敷與電療搭配:在物理治療中,熱敷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放鬆肌肉,搭配低週波電療可透過神經門閥控制理論抑制痛覺神經,達到止痛效果。患者也可在醫師指導下於家中使用低週波治療器,提升舒適度與治療效果。
-
心理支持與溝通:充分與醫師溝通疼痛忍受度、過敏史及用藥情況,讓醫師調整治療方案,減少患者焦慮與不適。
-
新型電波技術:如INDIBA英特波等深層電波療法,具備消腫與活化組織功能,能改善發炎及疼痛,適用於急性及慢性疼痛患者,提供非藥物的止痛選擇。
綜合以上,電波治療中止痛主要依賴局部麻醉與冷卻技術、醫師的能量調整與操作技巧,搭配熱敷、低週波電療等輔助措施,並透過充分溝通與心理支持提升患者舒適度,避免使用全身麻醉以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