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怕痛者選擇音波或電波治療,建議可優先考慮痛感較低且舒適度較高的療程,並且與醫師充分溝通調整治療方式以降低不適感。

根據資料整理:

  • 音波治療(如海芙音波):痛感通常是微酸痛,屬於深層刺痛感,因為是線性聚焦式加熱,作用於3.0-4.5 mm深度,較適合皮膚鬆弛、脂肪較薄者。痛感相對電波較輕微,但仍有深層刺痛感。

  • 電波治療(如鳳凰電波):痛感較音波強烈,但現代電波機器(如女王電波EndyMed、索夫波)搭載冷卻系統與震動模式,可大幅降低痛感,甚至不需敷麻藥即可治療。電波主要作用於中淺層(1.1-4.3 mm),強調膚質改善與表層緊緻。

  • 降低痛感建議:

    • 初次療程可減少發數或劑量,分次進行。
    • 使用搭載冷卻系統或震動技術的新型機器,如索夫波或鳳凰電波的震動模式。
    • 可考慮敷麻藥或延長麻醉時間,提升舒適度。
    • 與醫師充分溝通,選擇適合自己耐受度的療程與機型。
  • 安全性與副作用:

    • 音波因為一次性聚焦高溫,可能有較高神經傷害風險,需謹慎施打。
    • 電波熱能較緩慢提升,副作用多為皮膚灼傷、水泡等,神經傷害較少。

綜合來說,怕痛者可優先考慮痛感較低的音波療程,或選擇搭載冷卻與震動技術的新型電波療程,並且透過減少治療強度、分次施打及局部麻醉等方式降低痛感,與醫師充分討論後決定最適合自己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