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認人行為與心理發展密切相關,通常在4至7個月大時開始,嬰兒會透過視覺、聽覺和嗅覺辨識主要照顧者,並對其產生依戀和情感連結。這種認人能力是嬰兒心理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標誌著他們開始區分自我與他人,並建立安全感與依附關係。

認人行為的出現伴隨著嬰兒對熟悉照顧者的親近反應(如笑容、接近)以及對陌生人的退縮或害怕反應,這反映了嬰兒情感和社交能力的發展。這種依附關係不僅影響嬰兒當下的情緒安全,也為未來的社交技能和心理健康奠定基礎。

心理學理論(如馬勒的分離與個體化理論、客體關係理論)指出,嬰兒透過與主要照顧者的互動,逐步建立自我認同和情感調節能力。父母的關愛和回應有助於嬰兒形成基本信任,這對其後續的心理發展和人際關係具有長遠影響。

簡言之,嬰兒認人行為是心理發展中的關鍵階段,透過感官辨識和情感連結,嬰兒建立起安全依附,這不僅促進其情緒穩定,也為未來的社交互動和心理健康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