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出生體重兒(出生體重低於2500公克)可能對身高發育造成影響,尤其在2歲以前約有10%的孩童生長發育落後,若4歲時生長曲線仍明顯落後,成人期持續身材矮小的風險顯著增加,建議需定期追蹤並適時就醫檢查。

低出生體重兒的身高發育影響主要包括:

  • 生長遲緩:部分低出生體重兒在嬰幼兒期生長速度較慢,若未在幼兒期追趕成長,成年後身高矮小風險高達7倍。
  • 健康風險增加:低出生體重兒可能面臨早熟、肥胖、代謝症候群、高血壓及糖尿病等健康問題。

追蹤建議與管理重點如下:

  • 定期監測生長曲線:持續追蹤身高、體重及頭圍,特別是2歲前的成長狀況,若生長曲線持續落後,應進一步評估。
  • 營養支持:提供充足且均衡的營養,促進正常生長發育,良好的營養是嬰幼兒體格生長的關鍵。
  • 醫學評估:若生長遲緩明顯,需檢查是否有生長激素缺乏或其他內分泌異常,必要時可考慮生長激素治療,且治療效果與開始年齡及治療依從性密切相關。
  • 早期介入:根據2023年國際共識,SGA(胎兒小於妊娠週數第10百分位)兒童應從嬰兒期開始密切追蹤,並評估是否合併其他疾病或基因異常。
  • 心理與社會支持:生長遲緩可能影響心理發展,需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與社交適應。

所以,低出生體重兒的身高發育需密切追蹤,早期發現生長遲緩並積極介入治療與營養支持,能有效降低成年後身材矮小及相關健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