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高太矮的常見原因包括:家族性矮小、體質性生長發育遲緩、營養不良、先天性疾病(如透納氏症)、先天性骨骼缺陷、佝僂症及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生長激素缺乏)等。
判斷孩子是否矮小,通常以身高低於同性別同年齡兒童的第2百分位(約低於正常平均值兩個標準差)為標準。評估時會考慮以下幾點:
- 生長速度:持續低於正常生長曲線。
- 骨齡檢查:透過左手腕X光判斷骨骼成熟度,幫助區分遺傳性矮小或生長遲緩。
- 家族身高:父母身高是重要參考,計算目標身高範圍(例如男孩目標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 ±8.5公分)。
- 青春期發育狀況:青春期晚發可能導致暫時性生長遲緩。
- 身體比例及外觀異常:檢查四肢與軀幹比例,排除骨骼異常或染色體疾病。
- 實驗室檢查:包括甲狀腺功能、生長激素水平、鈣磷代謝等,必要時進行染色體分析以排除透納氏症等遺傳疾病。
因此,若家長發現孩子身高明顯落後同齡兒童,應帶孩子至醫療機構進行詳細評估,透過生長曲線、骨齡及相關檢查,找出原因並給予適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