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米在國際市場,尤其是日本市場,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與良好評價。台灣米與日本米同屬粳稻(蓬萊米)品種,口感、味道與日本米極為相似,日本消費者幾乎無法分辨兩者差異。此外,台灣米價格約為日本米的一半甚至更低,成為日本市場中高性價比的選擇。
在日本市場,台灣米的銷量因日本國內缺米及米價飆升而大幅增加,2025年外銷日本的台灣米預估超過1萬公噸,是過去五年平均銷量的三倍。台灣米能成功進入日本市場,部分原因是台灣米品種源自日本統治時代,經過改良更符合日本消費者口味。
日本對稻米進口採取嚴格保護政策,每年允許進口的稻米配額有限,台灣米在有限配額中與美國、澳洲競爭,且配額外進口需繳稅,但即使加稅,台灣米仍具價格優勢。台灣政府也積極推動出口獎勵與契作模式,確保農藥使用符合日本標準,提升台灣米在日本市場的競爭力與信譽。
所以,台灣米在國際市場,特別是日本,憑藉與日本米相似的品種與口感、較低的價格以及政府與業者的積極推動,獲得良好評價並持續擴大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