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誤吞異物的臨床案例多樣,處理經驗強調依異物種類與症狀決定是否緊急就醫及治療方式。大部分異物會在4至6天內經腸道自然排出,但若異物體積大、形狀尖銳或有腐蝕性(如鈕扣電池、磁鐵、尖銳物),則需及早就醫評估並可能以內視鏡取出。

臨床案例包括:

  • 一名男童誤吞3公分鋼鐵玩具車,初期無明顯不適,經X光確認異物在胃中,先服用軟便劑等待排出,後因異物未排出,經全身麻醉胃鏡取出,術後恢復良好。
  • 一歲半幼童誤吞鈕扣電池,導致食道腐蝕穿孔,住院治療近一個月才恢復正常進食。
  • 常見異物包括硬幣、藥物、磁鐵、尖銳物等,吞入後可能造成阻塞、穿孔或腐蝕,需根據異物性質及症狀決定是否緊急處理。

處理原則:

  • 異物仍在口中應立即移除,避免催吐以免二次傷害。
  • 若出現呼吸困難、持續嘔吐、吞嚥困難、胸痛、流口水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 對於鈕扣電池、磁鐵、尖銳物、腐蝕性物質等高風險異物,建議儘速至急診接受內視鏡評估及取出。
  • 大多數異物可自行排出,約10-20%需內視鏡移除,1%需手術。

家長應注意觀察孩子排便情況,並避免讓幼兒接觸小物品、藥物及危險物品,教育孩子不要將物品放入口中,以減少誤吞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