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親班與課後班的主要差異在於法規依據、服務內容、師資資格及空間規劃。

  • 安親班(正式名稱為「課後照顧服務中心」)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設立,強調提供課後生活照顧、學校作業輔導及多元活動,注重兒童的全面發展與安全。師資需具備教保員資格、教師證書或完成政府相關訓練,且設施須包含教室、廚房、活動室、遊戲空間等多功能區域,且班級人數限制較嚴(約25人配一師)。

  • 課後班(學校設置的「課後照顧服務班」)與安親班類似,提供課後照顧與輔導,師資與空間規範也相近,但通常由學校直接管理,強調安全與社交互動。

  • 補習班則主要以特定科目短期課程為主,著重學科知識的深化,師資資格要求較彈性,且班級人數較多(可達60人),空間規劃較單純,通常不提供生活照顧服務。

選擇建議:

  • 若家長希望孩子在課後有安全的生活照顧、作業輔導及多元發展,且無法親自陪伴,安親班或課後班較適合

  • 若孩子需要針對某些科目加強學習,且家長可自行安排生活照顧,則可考慮補習班

  • 選擇時應優先確認機構是否具備合法立案資格,並實地參觀環境,注意消防安全、師資資格及教學理念是否符合家庭需求。

  • 對於低年級孩子,若不希望增加課業壓力且有接送支援,可考慮學校課後班或社團活動,促進社交與多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