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胎生產時的宮縮通常比第一胎來得更強且頻率更密集,原因主要是子宮因前次懷孕被撐大而較為鬆弛,導致宮縮的感覺更明顯且胎頭可能提早下降,宮縮強度和頻率也會相應增加。此外,第二胎的宮縮強度隨產程進展會逐漸增加,臨產初期宮腔內壓力約25-30 mmHg,第一產程末可達40-60 mmHg,第二產程期間甚至可高達100-150 mmHg,顯示宮縮強度隨產程加劇。
具體差異包括:
-
宮縮強度:第二胎宮縮強度較第一胎強,因子宮壁較鬆弛,收縮時壓力更高,且疼痛感更明顯。
-
宮縮頻率:第二胎的宮縮頻率通常較高,且規律性更明顯,真性宮縮時約每30至70秒收縮一次,頻率會逐漸增加。
-
胎頭下降時間:第二胎胎頭可能較早下降(約六至八個月),導致宮縮及骨盆不適感較早出現。
-
宮縮類型:妊娠中後期的宮縮多為生理性宮縮,第二胎媽媽較易感受到且頻率較高,但只要休息通常可緩解;若宮縮規律且強度增加,則可能進入產程。
所以,第二胎的宮縮因子宮狀態不同,強度和頻率均較第一胎明顯,這也是第二胎產程通常較快的原因之一。醫療人員會透過胎兒監視器監測宮縮的頻率與強度,以判斷產程進展並給予適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