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在台灣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如受污染的水或食物)、呼吸道飛沫(咳嗽、打噴嚏)及接觸病患皮膚水泡和分泌物傳播,傳染力極強,尤其在幼兒群體中容易流行。

防疫重點包括:

  • 勤洗手:尤其在接觸公共物品、如廁後及餐前,減少病毒透過手口傳播的機會。
  • 環境清潔與消毒:加強兒童常出入場所(如托育中心、學校)的衛生管理,定期清潔玩具(特別是帶毛玩具)及公共設施。
  • 避免密集群聚與保持良好通風:減少病毒透過飛沫傳播的風險。
  • 病患隔離與照護:發病期間及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應避免與他人密切接觸,並注意病患分泌物的處理。
  • 宣導與教育:透過多元管道加強民眾及教托育人員對腸病毒傳播途徑及重症前兆的認識,提升防疫意識。

腸病毒潛伏期約2至10天,平均3至5天,患者在發病前數天即具傳染力,且病毒可在腸道持續排出數週,故防疫措施需持續且全面。台灣因氣候濕熱,全年皆有腸病毒感染案例,防疫工作需全年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