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甲狀腺炎的自體免疫機制主要是因為懷孕期間母體為了避免免疫系統攻擊胎兒,會暫時下調自體免疫反應,形成免疫「容忍期」。分娩後,母體免疫力大幅反彈,導致原本潛在的自體免疫甲狀腺炎體質被誘發或加重,進而引發產後甲狀腺炎。

具體來說,產後甲狀腺炎屬於自體免疫甲狀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的一種,與橋本氏甲狀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同屬一類疾病。患者體內常檢測到抗甲狀腺過氧化酶抗體(Anti-TPOAb),這些抗體攻擊甲狀腺組織,造成甲狀腺功能異常。

發病原因包括:

  • 免疫調節變化:懷孕時免疫系統下調,分娩後免疫反彈,導致自體免疫反應活化。
  • 自體免疫體質:患者本身已有自體免疫甲狀腺炎體質,產後免疫反彈誘發疾病。
  • 相關自體免疫疾病:如全身性紅斑狼瘡(SLE)、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產後甲狀腺炎發生率較高。

產後甲狀腺炎的病程通常分為三階段:

  1. 甲狀腺亢進期(約1-2個月),症狀包括心悸、手抖、失眠、體重減輕等。
  2. 甲狀腺低下期,症狀可能包括疲倦、怕冷、體重增加。
  3. 恢復期,甲狀腺功能逐漸回復正常。

以上資訊主要來自臺灣醫療專家及醫院的臨床觀察與研究,反映當地醫療界對產後甲狀腺炎自體免疫機制與發病原因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