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孩子的語言發展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但大致的正常範圍包括能理解並使用約100個單字,能用2-3個詞組成簡單句子,並能聽懂簡單指令如「把球拿給媽媽」。語言表達方面,2歲兒童通常能提出簡單問題(如「這是什麼?」)並用語言表達基本需求。

個體差異方面,有些孩子可能語言發展較晚,稱為「遲語兒」,約佔10%至15%的兩歲兒童。這些孩子在兩歲時語言表現可能較弱,但若四歲時語言能力達正常範圍,則稱為「語言晚熟」;若仍遲緩則可能被診斷為語言障礙。遲語兒在語言理解(接收性語言)、快速連配能力及聲調指認等方面的表現,能預測其後續語言發展。

正常語言發展的指標還包括:

  • 能指認或回答成人指著圖卡的問題(如誰在洗手、踢球等)至少三題。
  • 能用簡單語彙表達需求,如「水」、「吃」。
  • 理解並執行簡單指令。

若孩子在2歲時仍只發出少數無意義音節,聽不懂基本指令,或完全依賴手勢表達需求,則建議尋求專業評估。

此外,語言發展與社會情緒發展相關,遲語兒在情緒行為上也可能有較高的臨床關注比率,且這些特性會持續至學前階段。

所以,2歲孩子語言發展的正常範圍有一定標準,但個體差異大,家長可透過觀察語言理解、表達及社交互動,並利用發展篩檢工具初步評估,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