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送托後,家長應密切觀察寶寶的行為變化,包括情緒、身體狀況及與保母或老師的互動情形,並注意是否出現異常行為如說謊、暴力、情緒低落或身體傷痕等警訊。同時,家長也應觀察托育環境與照顧者的態度與行為,確保托育契約被遵守,並避免保母拒絕家長探視的情況。
在親子互動方面,建議家長:
- 多與孩子溝通,用好奇和關心的態度詢問孩子在托育中心的活動、同伴互動及感受,促進語言表達與情感連結。
- 透過觀察與回應孩子的非語言訊號,建立良好的眼神交流與身體接觸,增進親子情感。
- 適時給予孩子選擇權與尊重,並教導基本禮儀與情緒管理技巧,幫助孩子適應新環境。
- 留意孩子是否因托育環境變化出現分離焦慮、哭鬧或不適應行為,並給予耐心陪伴與支持。
此外,托育時間過長或過早開始托育的寶寶,可能在重聚時表現出較少抗拒行為,但仍需關注親子依戀的品質。
所以,家長應以細心觀察和積極溝通為主軸,並與托育人員保持良好互動,確保寶寶在送托後身心健康與親子關係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