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口瘡的診斷流程主要從臨床評估開始,包括詳細詢問病史(如症狀、抗生素使用史)及口腔體格檢查,觀察口腔內是否有特徵性的白色斑塊。醫師會嘗試用棉棒或濕紗布輕輕擦拭白斑,若為奶垢則容易擦除,若為鵝口瘡則白斑較難擦掉。
若臨床診斷不明確,會進一步採取拭子樣本送實驗室培養念珠菌,或在少數情況下進行組織病理學檢查以顯微鏡確認。若鵝口瘡嚴重或反覆發作,可能會安排血液檢查以排查潛在免疫缺陷或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HIV)。若感染擴及食道,則可能需要咽喉培養、內視鏡或食道X光檢查。
何時就醫:
- 口腔出現白色斑塊且無法輕易擦除,尤其伴隨嬰幼兒食慾不振或不適時應就醫。
- 白斑持續存在超過數天未改善,或症狀加重(如疼痛、吞嚥困難)。
-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糖尿病患者、使用免疫抑制藥物者)出現口腔白斑應及早就醫。
- 反覆發作或治療後未見改善時,需進一步檢查及治療。
所以,鵝口瘡診斷以臨床檢查為主,必要時輔以培養和血液檢查,若白斑無法擦除、症狀持續或加重,應儘速就醫尋求專業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