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頻繁對台南地區居民心理健康造成明顯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情感壓力與焦慮增加:經歷過強震的居民,特別是0121強震後,面臨極大的情感壓力,常出現焦慮感,擔心災難再次發生,這種持續的恐懼感導致失眠等睡眠障礙。
-
創傷後心理疾病:災後居民中,恐慌症狀和心理疾病的比例上升,許多人需要依賴安眠藥和鎮定劑來緩解恐慌和失眠問題。例如楠西地區災後居民心情沉悶,心理壓力加劇,生活品質明顯下降。
-
社會與家庭關係的影響:地震不僅破壞物理環境,也加劇家庭內部的緊張與矛盾,未解決的情緒和人際問題可能隨著地震創傷被放大,造成更深層的心理困擾。
-
心理援助的挑戰:持續且適當的心理援助對災民非常重要,但若援助不連續或方式不當,可能造成二次心理創傷。尤其在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下,讓孩子描繪地震經歷等活動,可能加劇恐懼情緒。
-
社區復原與心理健康:災後社區的重建與安置不完善,長者及照顧者的心理壓力因環境變遷而惡化,影響整體社會復原的進程。
台南市政府已推動「暖心服務,安穩民心」計畫,關懷強震災民,提供心理支持與社區服務,協助居民面對地震帶來的心理挑戰。
綜合以上,地震頻繁使台南居民普遍面臨焦慮、恐慌、失眠及創傷後心理疾病等問題,心理健康需求顯著提升,持續且專業的心理援助與社區支持是減輕災後心理創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