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專家與相關研究,孩子哭了應該馬上抱,這對孩子的心理與生理需求都有正面幫助,尤其是嬰幼兒階段:
-
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指出,擁抱是孩子感受到「愛的語言」,哭泣是孩子表達心理及生理需求的方式,若刻意忽略孩子哭泣,可能不利於建立孩子對他人及環境的信任感。
-
根據Erikson的心理社會理論與Ainsworth的依附理論,嬰兒哭泣時立即抱起來,能讓嬰兒感覺安全,減少哭泣次數,並促進嬰兒對照顧者的安全依附,建立基本信任感。
-
Ainsworth強調照顧者對孩子訊號的敏感度與適當反應,能防止嬰兒產生高度苦惱,哭泣時間也會縮短。
-
親密育兒理念也建議父母應立即回應寶寶的需求,幫助建立依附感。
-
對於較大孩子哭鬧討抱的情況,專家建議父母在情緒不佳時,也可以「當個人型抱枕」,給予孩子身體的安全感,但同時保持自己的情緒界線,這樣既能滿足孩子的需求,也不會讓父母過度疲憊。
所以,專家普遍建議孩子哭了應該馬上抱起來,給予安全感與情感支持,這對孩子的心理發展和依附關係建立非常重要,但父母也要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找到適合的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