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寶寶養成「一哭就被抱」的習慣,關鍵在於理解寶寶哭泣的原因,並採取適當的安撫方式,而非每次哭泣都立即抱起來。以下是專家建議的幾個方法:

  1. 先了解寶寶的需求
    當寶寶哭泣時,先檢查是否有生理需求未被滿足,例如尿布是否濕了、衣服是否不舒服、是否餓了或肚子不適。先解決這些基本需求,再考慮是否需要抱抱安撫。

  2. 適時安撫情緒
    如果確定寶寶沒有生理不適,哭泣可能是情緒上的需求。這時可以用輕拍背部、溫柔撫摸頭部、輕聲哼唱或說話來安撫,而不一定要馬上抱起來。

  3. 循序漸進減少抱抱依賴
    若寶寶習慣一哭就抱,可以逐步減少抱抱的頻率,並用其他方式安撫,例如播放輕柔音樂、使用安撫奶嘴、帶寶寶散步或推嬰兒車,讓寶寶學習其他自我安撫的方式。

  4. 保持陪伴但不等同於立即抱起
    照顧者的快速回應能讓寶寶情緒穩定,但陪伴不一定要馬上抱起寶寶。可以先用語言或眼神安撫,讓寶寶感受到安全感,再視情況抱起。

  5. 創造安全感的環境
    透過穩定的節奏拍打、輕搖、包巾包裹等方式,讓寶寶感受到安全感,減少哭鬧的頻率。

總結來說,避免寶寶一哭就抱的習慣,重點是先滿足生理需求,再用多元安撫方式替代抱抱,並循序漸進地讓寶寶學習自我安撫,同時保持適當的陪伴與安全感,這樣才能有效改善哭鬧行為,減少抱抱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