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間乳頭破皮的護理與修復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重點:
1. 調整寶寶含乳姿勢
確保寶寶含乳姿勢正確,避免乳頭受到過度摩擦或錯誤咬合。若哺乳時感到疼痛,可嘗試調整角度或姿勢,並避免寶寶含著乳頭時間過長(建議兩邊合計約30分鐘)。若寶寶含著乳頭睡著,應小心將乳頭移出寶寶口中,減少傷害。
2. 暫停親餵與擠奶器使用
若乳頭已有破皮或傷口,建議暫停親餵和使用擠奶器,改以手擠奶方式,避免傷口二次受傷,讓乳頭有時間修復。
3. 傷口護理與修復
- 可將母乳塗抹於破皮處,自然晾乾,利用母乳的天然抗菌與修復特性。
- 使用成分天然的乳頭修護霜或羊脂膏保持乳頭滋潤,促進癒合。羊脂膏因成分接近人體角質層油脂,過敏機率低,且安全可給寶寶接觸,薄擦一層即可保護皮膚並加速傷口復原。
- 使用前務必保持手部清潔,避免感染。若有出血或感染跡象,應及早就醫。
4. 哺乳後保持乳頭乾燥通風
哺乳結束後,避免立即穿上內衣,讓乳頭及乳房保持乾燥、透氣,有助於傷口癒合。可使用親膚溢乳墊並定時更換,避免摩擦刺激。
5. 避免刺激與摩擦
避免使用吸乳器、矽膠集乳瓶或不正確的親餵方式,直到傷口癒合。洗澡時避免用清潔劑洗乳頭與乳暈,以免洗掉天然油脂造成乾裂。
這些方法能有效幫助乳頭破皮的修復與護理,減少疼痛並促進哺乳順利進行。若情況嚴重或持續不癒,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