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多方家庭經驗分享,童書購買的預算與頻率主要受到家庭經濟能力、空間限制及孩子年齡的影響,以下整理幾個重點:

  • 預算方面,有家庭表示每月約投入1000元左右購買童書,約可買到4-5本價格在200元上下的童書,若遇到精裝本或特價則數量會有所調整。這樣的花費被視為一種對孩子心靈與知識的長期投資,類似基金定期定額的概念,每月固定購買,累積孩子的閱讀資源與親子共讀的美好時光。

  • 購買頻率多以「每月一次」為主,搭配從圖書館借書作為主要閱讀來源,挑選喜歡且值得收藏的書籍購買,尤其會趁特賣或團購時入手,兼顧經濟與品質。

  • 家庭空間與經濟考量也會影響購買決策。有些家庭因空間有限或預算有限,會選擇借書為主,購買則較為謹慎;若空間和經濟條件允許,則傾向多買書讓孩子隨時取閱,促進自主閱讀習慣。

  • 親子共讀的重視是普遍共識,無論購買或借書,重點在於享受與孩子共讀的過程,並透過閱讀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創意及品格。

  • 教導孩子理財與預算觀念的經驗也被提及,家長會利用購物過程教孩子認識預算限制、比較價格,讓孩子學會計劃性消費,這對童書購買同樣適用,幫助孩子了解「需要」與「想要」的差別。

綜合以上,家庭在童書購買上多採取「定期定額」的方式,每月投入約1000元左右,搭配圖書館借書,並重視親子共讀的品質與經驗分享,這樣的模式既實際又能長期累積孩子的閱讀資源與興趣。